2月24日财经新闻
1、小米回应“买汽车送北京牌照”:完全失实
2、TikTok半闭环电商业务上线8大国家
3、快手电商:店铺内同品将折叠,直播间进店弹窗下线
4、支付宝大举扩张商业化团队,广告事业部数月扩员4倍
椰树2023年在“擦边”争议中卖了50亿
新东方发布归巢计划,呼唤离职老员工回归
5、传阿里云效仿Sora一线员工996作息,官方回应:假的
6、1688调整退货包运费机制,且不再提供晚发必赔补偿
消息称抖音外卖从本地生活调整至电商业务线
7、支付宝重新涉水社交,已招聘大量抖音和小红书员工
8、亚马逊警告员工:工作中勿使用第三方AI工具
1、小米回应“买汽车送北京牌照”:完全失实
2月23日消息,据报道,有接近雷军的小米前期员工透露称,“雷军正在憋大招,首批购买小米汽车的车主,如果没有北京牌照,可能会赠送牌照。”对此,小米官方回应称:完全失实。小米汽车定价、交付及销售政策均以官方发布为准。
2、TikTok半闭环电商业务上线8大国家
2月23日消息,据TK增长会报道,目前TikTok已经上线半闭环挂车账号。目前内测上线国家:德国、法国、西班牙、意大利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日本和韩国。预计未来有可能新开更多国家,覆盖南美、中亚、东南亚、新西兰等地区。
3、快手电商:店铺内同品将折叠,直播间进店弹窗下线
2月23日消息,快手电商公告称,为提升直播间用户的消费体验,平台对直播间弹窗进行管控。2024年2月22日,直播间进店弹窗功能将下线,后续将不再对商家开放。此外,快手电商称,当前很多商家设置多个同图/同标题商品,导致店铺内同样的信息重复展示,影响用户在店铺内的购物体验。
4、支付宝大举扩张商业化团队,广告事业部数月扩员4倍
2月23日消息,支付宝拟加大平台流量开放,扩大广告商业化业务。支付宝广告事业部自去年3月成立以来吸纳了大量人才,短时间内团队规模扩展到了4倍左右。据了解,2023年是支付宝“流量商业化元年”,其数字商业推广平台“支付宝灯火”自上线以来,奔驰、苹果、Rio等品牌已经开始尝试在支付成功页、App首页进行投放。支付宝也希望通过流量商业化调节流量分配机制,加大平台开放力度。
椰树2023年在“擦边”争议中卖了50亿
2月23日消息,2月20日,椰树集团在海口举办2024年新春开门红大会,披露了其过去一年的经营状况。2023年椰树集团全年销售总额达到50亿元;今年1月份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0% 。此外,椰树集团全年总销量70万吨,同比增长10.26% ;上缴税金6.82亿元,同比增长15.39% 。而正是在椰树频繁陷入广告争议、获得泼天流量的近三年里,它的业绩屡创新高。
新东方发布归巢计划,呼唤离职老员工回归
2月23日消息,近日,西安新东方发布“归巢计划”,力邀疫情期间离开的员工回归。据悉,本次招聘岗位除素质素养、初高中、智慧学习机等教师岗位外,还增设了文旅主播、文旅直播运营、文旅顾问、文旅短视频运营、视频编导等职位。
5、传阿里云效仿Sora一线员工996作息,官方回应:假的
2月23日消息,一张阿里云通义千问研究员的工作日程日前在网上流出。网传图片显示,该员工从早上九点起开始忙碌至晚上十点,随后又在凌晨叫醒同事讨论新想法。作息规律与近日流出的Sora一线研究员Jason wei高度相似。故此,业界传言阿里云通义千问效仿Sora一线员工作息,强化工作强度。对此,阿里云方面辟谣称,“假的,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事。”
6、1688调整退货包运费机制,且不再提供晚发必赔补偿
2月23日消息,1688发布《现货“安心购”商家服务协议》修改公告,对《现货“安心购”商家服务协议》部分条款的内容、表述、形式进行了修订和优化,主要包括增加活动参与支持,增设快速退款服务保障及相应补偿机制,调整退货包运费机制且不再提供晚发必赔补偿等。修改后的《现货“安心购”商家服务协议》将于2024年3月1日生效。
消息称抖音外卖从本地生活调整至电商业务线
2月23日消息,据报道,抖音外卖已从本地生活业务线调整至抖音电商业务线,与小时达即时零售业务进行整合。抖音外卖最新调整是在2023年12月19日,当时报道显示抖音外卖正在缩减业务,从已经开通的30城缩减到成都、长沙、上海、深圳和福州5个城市,代理商的签约期限在12月31日宣告失效。
7、支付宝重新涉水社交,已招聘大量抖音和小红书员工
2月23日消息,据《中国企业家》消息,支付宝去年陆陆续续从抖音、小红书挖了很多员工,主要集中在运营岗和广告岗,为内容布局做储备。此外,今年年初,一项名为“兴趣社区”的社交功能在支付宝进行内部测试。接近支付宝的人士称:“现在内部不再介意提(社交)这两个字了。”支付宝对社交不再敏感,反而大力出击。
8、亚马逊警告员工:工作中勿使用第三方AI工具
2月23日消息,亚马逊公司最近发布了内部指导方针,建议员工不要使用第三方生成式AI工具来完成与工作相关的任务。亚马逊担心,提供生成式AI服务的公司可能会声称对其工具中输入的任何数据拥有所有权,特别是考虑到微软对OpenAI的重大投资。该公司在一封电邮中警告员工:“我们应该确保不要把它用于亚马逊的机密工作。当你使用第三方生成式AI时,不要分享任何机密的亚马逊、客户或员工数据。”